Skip to main content
以愛織夢
靜思閱讀書軒的美與善
靜思書軒營運長 蔡青兒 著

證嚴上人開示
愛與善匯聚,
成就無數好事。

二十多年前的九二一大地震,造成許多學校坍塌毀壞,慈濟不忍學子因此中輟學業,決定援建希望工程。其實當時並無充裕的基金可以運用,證嚴秉持「我不知道錢在哪裡,但我知道愛在哪裡」,相信人人心中都有一份愛;更何況「佛心師志」早已嵌入慈濟人的心版,大家都樂意為孩子的未來付出愛心。兩年內,五十一所慈濟希望工程陸續完工啟用了。

每一座希望工程重建的校園,有好幾代的師生安心在裡面學習,漫步在校園,一磚一瓦都是愛,是許多愛心人的心血結晶。

會合愛的能量,造福人間

教育,是慈濟四大志業之一。現在科技發達,不免讓人擔心,一旦惡念一起,後果不堪設想。所以我常常在想的,都是要如何教育,除了學校的教育,也希望人人向上、向「善」。

一切都是在教育。如果只教育自己的孩子,教育得乖、教育得好,還不夠;別的孩子調皮搗蛋會作亂,你的孩子還是會被帶壞。所以除了教好自己的孩子,別人的孩子也要教好,這樣才有一個很平安、祥和的社會。

社會的希望在人才,要有好人才必得重視教育,教育要有方法。靜思書軒也是方 法之一。面對孩子,我們要說好話,滋潤孩子的心,就如乾旱的土地灑水滋潤一下,播下好的種子,大家要共同努力,培育下一代優秀的人才。

時間在不知不覺中分分秒秒過去,孩子不斷抽高長大。但當前的社會污染力無所 不在,要守護孩子的心靈本性與清淨的智慧,以免被污染過的知識所影響。社會很不 單純,被污染過的叫知識,乾淨的叫智慧。智慧很純真,《靜思語》也很純真,靜思閱讀書軒就是提供孩子一個安靜的空間,讓《靜思語》和很多的好書進到他們心裡。

所以,靜思書軒也是一種教育;靜思,是「靜靜思考生命的方向」,「靜思」兩個字個別拆開:「靜」是青山無所爭,「思」則是福田用心耕。靜思書軒這個地方,希望人人因為踏進來而找到自己的方向。從書中,可以靜靜的跟自己對話,不只是大人需要,也要讓小小孩或青少年,在他們單純的心靈種下善與愛的種子。有一句靜思語:「人的心地就像一畦田,若沒有播下好種子,也長不出好的果實來。」每個人的心地都是一畝田,播下善的種子,就會結出清淨愛的果實。
靜思書軒營運長蔡青兒,性情純真,她覺得《靜思語》簡單一、兩行字,讀起來很有滋味,又可以做為做人處事的指南針,值得向大眾推介。她一片純真的心大力推展將《靜思語》送到各級學校,讓靜思閱讀書軒可以到校園裡發揮良能,在潛移默化中,讓孩子受到《靜思語》的陶冶,發揮教育的良能,實在是很感恩。

蔡青兒一念單純的心,當然一個人的力量做不了什麼事,感恩有很多在地的菩薩發心投入,那份善跟愛加乘的力量就很大了。到目前為止,靜思閱讀書軒在全臺已有三百多個點。分布在全臺的慈濟人,不管書軒到哪個鄉鎮設置,大家都歡喜投入,親手布置、整理全臺三百多家的靜思閱讀書軒,共同成就這件美事。

人人歡喜付出的不只是有形的金錢,最重要的是那分虔誠的心。將愛凝聚在一起,共同為人間無所求的付出,愛是共同點,也就是真誠的愛。我曾經說過,富,不是有錢人的專利;真正的富,是富有愛心,這是我們要努力推動的,推動人人要少欲知足、富有愛心。不要擔心沒有錢或沒有能力,再窮、能力再微薄,只要有心也能布施助人。

只要你一念誠懇的心,無論救濟多少,就是為自己增添一份的福報。只要你想做好事,一定會有力量。只要有信有願,就可以很富有。
「臺灣無以為寶,以愛以善為寶」。樂意為他人付出,這一念善心,就是為自己 造福,凝聚起來的力量就能助人、救人。超過半世紀,慈濟人「信己無私、信人有愛」, 身體力行,用生命走入生命,愛護疼惜每一位有緣的眾生。不要輕視一點點的愛心和力量,哪怕僅僅一滴甘露,滴水甘露也能匯成清流。人多,福的力量大,就能成 就許多不凡的志業,緩和世間的災難。

永遠相信每個人內心都充滿愛跟善,愛與善匯聚,滴水成河、粒米成籮。「心蓮萬蕊造慈濟世界」,很多人愛的心蓮匯聚在一起,就能為世間成就無量的好事。

很感恩有一群很優秀的校長真正用心為孩子辦教育,也感恩靜思閱讀書軒團隊同仁、志工,不管是行政人員或第一線接待讀者,大家愛的串連,在全臺留下美善足跡。

期待人人都有飽滿的善與愛,會合愛的能量,造福人間。
推薦

中央研究院院長 廖俊智

寫書的人書寫故事,推廣偏鄉閱讀的人則像使者,把書裡的新世界帶到每個所在,為孩子照亮更寬更廣的視野。慈濟行善沒有差別心,愛與善遍地發芽,希望你翻開這本書,一起加入閱讀和分享的旅程,你也可以做發光的人,為別人點燈。

國際電影攝影大師 李屏賓

青兒將這些點點滴滴編寫成書,寫下世間的慈悲與善良,寫下世間許多溫馨動人與愛的故事。閱讀青兒的新書,讓我們心中充滿了愛;因為慈悲與善良,讓我們看見人間有愛,無處不在!

宏碁集團創辦人 施振榮

認識青兒是因為她之前在臺北信義區新舞臺靜思書軒的旗艦店擔任店長,她也多次介紹我到大愛臺錄製節目分享經驗。此次靜思書軒擴大服務,到全臺各地偏鄉校園設立靜思閱讀書軒,為偏鄉學校引注資源,讓偏鄉的孩子也有好書及新書可讀,相信將會把閱讀的氛圍帶到偏鄉學校,讓孩子們藉由閱讀學習成長,並帶給孩子們更多的人生啟發。

趨勢科技董事長 張明正

身為一位對人性充滿好奇與熱情的觀察者,我非常敬佩青兒能將這種善念與力量傳遞給孩子。每一個在閱讀書軒翻閱故事的人,或許正為自己的人生書寫新篇章。翻開這本書,不僅進入她心寬念純的世界,更是接受她快樂純真的邀請,感受生命中的愛與可能。書中青兒的智慧如花蓮太魯閣初升的陽光,穿透我的心靈。啊!好個天人合一的體悟。

美國風濕學院大師、院士 張德明

非常感佩她太陽能電池般的精力,彷彿永不枯竭的奔走在窮鄉僻壤,為弱勢的孩子們建立起一座座精神食糧的寶庫,讓他們不致因貧窮而遮斷了望遠的眼,尤其難能可貴的是她始終捻花微笑的真誠。青兒以愛織夢,一磚一瓦堆砌著慈濟的希望工程。推薦這本書,也祝福她的順利成功。

長庚生技董事長 楊定一

我有幸受邀主講幾次講座,見證青兒安定現場的主持功力,真情流露的反思更帶動情感與智慧的火花。她獨特的柔和、誠懇與熱心,只要互動過就能體會。這本書記錄靜思閱讀書軒守護下一代的經過,也有青兒和志工溫柔、堅定、不計較的心路歷程,讓人心柔軟,也讓人滿心歡喜。在紛擾的當下,是照亮人心的作品。

著名建築師 劉培森

拜讀青兒的人生大作之後,由衷感受到她為建置三百間靜思閱讀書軒所付出的心力與堅持。這項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居然在青兒辛苦奔波各鄉鎮的路程上,用愛心編織成了臺灣的希望地圖,並且透過本書極為細膩的心思與筆桿,將感悟到的人、事、物詳細地記錄下來,發揮大愛精神,感動十方善心人士,令人萬分欽佩。空間有形,愛無罣礙。願善解人意的青兒與她滿載初心的希望工程,持續為社會 散播更多慈善的種子,讓每一顆心靈都能在靜思閱讀書軒,如沐春風般獲得安心的撫慰與鼓舞。